发布时间:2025-10-15 17:05:04    次浏览
老师们是不是都有这样的感觉:现在的学生个性十足,越来越难管?我们都知道,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在学校他们需要相互间的融合、交往,更需要与老师有良好的沟通才行。学会与学生谈心,很多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在沟通时,如果教师不注意方式方法,可能会无意间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和感情,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必然僵化。如此一来,教师无论有怎样的良好用心,学生也不会接受了,并会从内心深处对教师产生很大的抵触感。那么,老师们要怎么做,才能实现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呢?要诀1:微笑面对学生高尔基曾经说过:“谁最爱孩子,孩子就最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微笑,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是人与人之间的润滑剂。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脸上常常微笑,学生会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并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引导。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微笑和赞美的话语,哪怕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都会让学生感到你的亲近,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要诀2:不等有事才沟通通常教师找学生谈话目的性比较明确,且多半是发现学生出了一些状况后才开始谈话,换言之,教师找学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如果学生不出问题,除非学生主动,一般鲜有和教师谈话的机会,倘若学生不习惯与教师交流,久而久之,他们也就不愿意把心里话对教师倾诉。所以教师在工作中要多问,特别是组成一个新的班级时,应问问他们有什么新的打算,会不会适应新班级和新环境,学习是否跟得上,兴趣与爱好等等。要诀3:课堂内外沟通技巧大不同课堂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和智育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用好了这一阵地,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学科知识的学习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课堂教学提问一要注意“问什么”,即要精心设计将要提问的问题;二要注意“问谁”,即要考虑所提问题的对象;三要注意“怎么问”,即要讲究提问的方法与技术。如此,方可增强教学提问的艺术性,使之更加富有成效的与学生沟通。课堂以外,老师与学生都是自然人,大家都有喜怒哀乐,也有悲欢离合,因此,老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个成绩平平的学生,在生活中和老师相处时,总是自然、大方地和老师说话,而且语言幽默、风趣、得体,你一定会觉得这学生还可以,不说让人喜欢,但至少不会让人觉得讨厌。那么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比如,我们在校园内外经常遇到学生对你说“老师好”,此时,你的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句开心的话,会让学生觉得自己和老师之间没有距离,有一种挺亲切的感觉。 要诀4:切勿忽视中等生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把差生看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教师工作方法的改进,他们也会发展变化,即使不成为瓦特、牛顿、爱迪生,也要把他们塑造成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所以,教师不应该忽视任何一名学生。要诀5:交流从倾听开始要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只有倾听,才能了解学生的个性和真实想法;只有倾听,才能捕捉到来自学生的信息,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只有倾听,才能让学生产生信任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心灵的沟通。教学中,教师是否学会倾听,善于发现学生问答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充满童趣的世界,体验学生的情绪,就成了教师能否组织好动态生成中的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要诀6:身教重于言传其实教师日常的种种行为,学生都看在眼里。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前苏联教育家申比廖夫曾说:“没有教师对学生直接的人格影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工作。”所谓“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要注重的是自己的言行。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是直接的,也是最能打动学生的。要诀7:谈话分场合师生谈话的场合也颇有讲究,要根据谈话的内容选择合适的场所,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宽松随意的谈话环境有利于学生去掉心理戒备,畅所欲言;严肃的环境可以让学生感到问题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所以老师在与学生谈话时,要充分利用校园的空间进行,充分体现出学校教育的氛围。要诀8:“长谈”变“短谈”而与学生谈话交流的原则是“短时多次”。每次谈话的时间并不需要很长,短则三五分钟即可,这样就可以利用很多碎片时间,而谈话的频率也可以适当提高一些。比如一个小时的谈话可以分成四次,每次十五分钟,将谈话用时分散在一段时间里进行,这样做的成本并未增加,但对学生自身而言,他会感到教师在持续地关注他。同样对教师而言,则可以灵活选择最合适的谈话时机,这样容易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Tips:跟不同学生交流要用不同的“战术”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是一种活动,也是一种艺术。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生、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阶段,与他们谈心的方式、方法都有所不同,收到的效果也会不相同。1与差等生谈心——发现闪光点差等生在学习上往往较为困难,由于各种原因会有一种自卑的心理。在学习上没有动力,基础差,自信心不强,情绪低落,对老师常常表现出戒备和抵抗,很难进行沟通。同这些学生谈话的时候应该去寻找发现其身上的闪光点,且不能一味的表扬他,否则他们会认为你在嘲讽他。从其身上的闪光点或其感兴趣的话题开始,然后逐渐引导到学习上,使谈话氛围处于一个放松的状态,唤起他们在学习上的自信心,帮其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在达到目标后,不断给予鼓励,增强其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成绩。但必须注意,不要在有一点进步的时候就在同学们面前表扬他们,从而造成学习上的压力。2与中等生谈心——挖掘动力点有些学习上的中等生,觉得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些学生基本是比较聪明的学生,上课能认真听讲,就是课后巩固得不好,不熟练,或者偏科。对这些学生采取“施加压力”的方法,要求其在某个阶段内必须达到完成的目标,效果比较好。达到目标以后,找个适当的机会在班级里进行表扬,私下里帮其找出他在学习中的缺点,制定改进计划。这样明的表扬,暗地里找缺点,不断的矫正,逐渐就会有所提高。3与优等生谈心——找出自省点学习优等生一般比较自信,却也容易产生自负的心理,常常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他们有着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方法,各科均衡,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与这些学生进行谈心时,他们常常是表面接受你的建议但实际上还是按照自己的错误方式去进行,这样,还有可能打乱他们的学习节奏和计划,起到反作用。与这些学生谈心要运用“提醒式”的做法,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要含蓄的指出它的不足,帮助他们发现学习中的弱点,促使他们正确的评价自己,扬长避短,向新的目标奋进。( 注:本文来自网络,转载仅作观点分享使用;版权归原创作者,如若图文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小编。)End备课帮我们每天都在思考怎么把最优质的资源最前沿的观点传递给你